當我的衣櫥被OECE承包之后
最近總被朋友追問身上穿的是哪個潮牌,看著衛衣袖口若隱若現的OECE刺繡logo,我才意識到這個創立僅五年的品牌已經悄悄占領了都市青年的衣柜。上周在太古里閑逛時,親眼目睹三個不同穿搭風格的年輕人同時穿著他家經典款工裝褲,這種場景讓我決定好好研究這個現象級品牌。
藏在極簡主義里的叛逆基因
第一次接觸OECE是在2021年的上海時裝周,模特身上看似普通的oversize襯衫,轉身時露出的不對稱剪裁瞬間打破沉悶。創始人林墨在后臺告訴我,他們團隊每天要「殺死」至少十個常規設計稿:「我們要做的是讓基礎款開口說話。」
這種設計哲學在最新季的無性別系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:
- 可拆卸的立體口袋模塊
- 72小時不褪色的植物染工藝
- 能隨體溫變色的納米涂層
上周穿著他們的變色衛衣去露營,清晨山間霧氣中衣服泛起淡淡青藍,同行的攝影師朋友差點以為我穿了什么科幻裝備。
可持續時尚的另類實踐
在OECE杭州旗艦店的體驗讓我印象深刻——每個試衣間都配備了面料溯源掃描儀。當我把一條牛仔褲貼近感應器,屏幕上立刻跳出海藻纖維的養殖基地實況直播。「我們連紐扣都在用咖啡渣再生材料,」店長說著遞給我一顆帶著淡淡咖啡香的紐扣樣本。
這種偏執的環保理念背后是組驚人的數據:
- 每件成衣減少300ml水資源消耗
- 包裝盒種土里三個月可降解成肥料
- 與敦煌研究院合作的限定系列,每售出一件就修復0.1㎡壁畫
年輕人為什么愿意為它買單
在OECE的線下活動中,我遇到個把品牌logo紋在腳踝的00后姑娘。她展示了手機里收藏的28套OECE穿搭,從面試裝到音樂節造型一應俱全。「這些衣服就像會長的第二層皮膚,」她指著身上的漸變色針織衫,「你知道這件用了航天保溫材料嗎?」
品牌社群運營負責人透露,他們每周收到的UGC內容超過2000條。上周剛結束的「舊衣改造大賽」中,有位大學生把五件OECE基礎款改造成了可變形露營帳篷,這個設計已經被納入明年春季聯名企劃。
下一個街頭爆款在哪
當我問及未來規劃時,設計總監神秘地展示了正在測試的「情緒感應面料」。據說這種材料能根據穿戴者的心跳頻率改變紋理,現場樣衣在模擬緊張情緒時確實浮現出類似神經網絡的紋路。或許明年這個時候,我們真的能穿上會「呼吸」的外套。
在離開品牌總部時,注意到走廊墻上貼著張便簽條,上面手寫著:「不要做衣服,要做穿著者的鎧甲。」這或許就是OECE能在競爭激烈的服裝市場殺出重圍的終極密碼——讓每件衣服都成為穿著者自我表達的武器。
- 相關評論
- 我要評論
-